×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PBL模式在中医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眼科学是研究人体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医学,也是为眼科专业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学科。眼睛的解剖特点和功能的复杂性,使眼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与其他临床学科有很大的差别,视器特点及功能的复杂性,使眼病的检查和诊治方法与其他临床学科差别很大,因此需要探究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1]。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相对传统教学,PBL教学法将中医临床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融入临床实践中。本研究,通过实践应用,探索该教学方法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利弊,探讨其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教学中的可行性,为中医临床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眼科实习的80名学生的考核成绩和满意度。实习开始时,按照随机方法,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4名,其中男25名,女19名;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岁;本科27名,专科17名;A卷成绩56~71分,平均(66.)分。试验组36名,男21名,女15名;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20.)岁;本科22名,专科14名;A卷成绩57~70分,平均(67.)分。两组实习生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实习生均安排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带教老师予以言传身教。两组实习生的带教老师均是同一人,但两组教学形式不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形式主要依赖老师讲解、学生听课为主。

试验组则接受以PBL模式为主的教学,教学原则是在最有限的时间内,使实习生掌握最实用内容和技能,提升日后岗位的胜任力,本组实习生基本的教学内容、进度、学时数和对照组保持一致,方法如下。

带教老师针对中医眼科临床教学的重点内容,完成典型性病例的设计,同时根据病例发展一系列问题,在授课过程中举病例,予以讲解,适时地将问题发散性的抛出。鼓励实习生自由结合分成几个小组,动员各小组针对病例和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探讨,在课后通过互联网、文献查找、眼科学书籍参考等手段完成问题的解答,每个小组选出组长一名,组织小组成员总结讨论过程,记录组员的阐述,将问题的结果汇总并书写课堂发言提纲,在下次课堂上分享给其他小组与带教老师,带教老师予以适时的总结,随时就病例指出注意要点和重点内容。通过这种形式强化实习生主观能动性,也利于学生在明确答案的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眼科疾病治疗前沿进展。

举例说明:①青少年近视的概念?诱发近视眼的主要因素?近视眼常见的矫治方法?中医参与青少年近视治疗的方法?针灸对近视眼的改善效果?②就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探讨诊断依据,分析能够影响病情加重、并发症发生和对预后造成不良影响的相关因素,怎样做好病情观察,如何选择用药,中医对此病的认识,中医治疗的原则。③就单一病历进行分析,该例患者诊断为闭角型青光眼,中医称之为绿风内障,就患者的表现进行分期,患者的治疗重点,如何选择手术时机,围术期处理要点,出院时如何回答患者与家属关于疾病预后的问题。

在所有小组完成问题的解答后,老师进行深入讲解,指出各小组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还要进行强化的方向,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动员学生与学生间进行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对此次授课相关知识脉络做到充分把握,并就涉及到的病例以发散思维进行灵活的问题变换,衍生出新的问题并进行持续性的探寻。

1.3 观察指标 在学期开始时和结束时,均对学生进行考核,分别为试卷考核评分、综合素质评分以及总评分,同时掌握实习生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考核评分比较 试验组实习生各项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考核评分比较(,分)总分81. 90. 3.284<0.05组别对照组试验组例数44 36 t P B卷成绩82. 93. 3.792<0.05综合评分80. 91. 3.625<0.05

2.2 两组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上一篇:中医眼科用药特色
下一篇:葛根汤辨析及在眼科临床上的运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