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喜讯|省直三院眼科入围2020年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

2021年3月27日,由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指导,人民网.人民健康举办的2020年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总结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我院眼科报送的科室高质量发展案例,经过评委会专家们的初审、复审、大众评议、现场终审几个阶段,最终在全国1231家报送的医疗机构中脱颖而出,成为150家入围典型案例中的其中之一。

人民网总编辑罗华,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兼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建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多位国家卫生健康系统院士、国家级专科质控中心主任、各省医政医管处处长以及全国公立医院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此次活动围绕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医疗技术能力提升,专科发展和优化医疗服务等工作进行研讨和交流,旨在为了推动我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好典型案例的宣传工作。

我院这次推送的眼科高质量发展案例,能在全国一千多家医院中杀出重围,实属不易!那么在省会三甲医院林立的情况下,省直三院眼科这个小专科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华丽蜕变呢?它又是靠什么打动了专家评委团及大众呢?

坚守 探索 共赢 小专科的华丽蜕变

眼科做为综合医院里的一个小专科,其发展空间及规模与其它专科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省会三级医院林立、私立眼科医院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做为前身是一家行业医院的我们,立足更加举步维艰,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整个团队不忘初心,攻坚克难,剑走偏锋,靠着自主研发的“神经环路阻断术”攻克了世界疑难杂症--梅杰综合征,走出一条华丽的蜕变之路。

01坚守 针尖上打江山

做为一家行业医院,82年建科初始,条件简陋,最初只有1名大夫,2个诊室,3台仪器,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业务,如:角膜异物、取结石等,这些操作都需要5号针头,一度被称之为“针尖上打江山”,所以能开展的业务和服务的对象很是有限。

02思变 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为了生存下去,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的开科元老刘现忠主任开始想尽各种办法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他读遍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国内外的眼科书籍,自制仪器、外出进修、探索弱视的治疗,成为第一批全国小儿眼科及斜弱视学组委员、1989年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发表了《单红色光对弱视治疗的观察》、同年率先开展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及培养,逐步扩大诊治范围,提高诊治能力。

但与此同时,公立眼科医院的发展更为迅速,科室开始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在这种思路的引领下,攻克了许多眼科难题:1993年义眼胎还没有出现,用臀部真皮脂肪移植眼眶内,矫正眼窝凹陷;1998年为一位类天疱疮视力只有光感的患者行“异体全结膜移植”,视力恢复至0.02,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报道的唯一一例异体全结膜移植术, 文章发表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上,还有独创了斜视矫正固定术,解决了废用性斜视复发难题......也正是这差异化的发展思路,打磨了团队爱钻研、不怕困难的工作作风,同时也是为后期研究梅杰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03拓展 逐步立足中原

此时,医院也逐步发展壮大,科室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引进专科研究生,同时在医院周围社区、学校进行义诊、开展大讲堂、爱眼日活动等,扩大科室在辖区内的影响力,同时抓住机遇,先后5次承担政府免费白内障复明工程,3-10分钟完成手术,手术患者过万例,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对专业进行分组,使眼科在中原逐步展露头角,不少患者求医无门时被告知:到省直三院眼科找刘主任团队吧!

04探索 40年终磨一剑

梅杰综合征以眼睑痉挛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病因不清,症状复杂,常常造成功能性失明,使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身心备受摧残,是世界公认的治疗难题之一。2005年,科室收治了第一例梅杰患者,按国际通用方法做了眼周肌肉切除术,术后患者眼睑痉挛缓解。但在随后收治的患者中发现,同样的术式,对部分患者效果不佳,这引发了眼科团队对梅杰综合征的探索研究,凡事精益求精、一追到底的眼科团队一追就是15年!从深入医学院校解剖试验室到查阅国内外数千篇文献;从邀请外院专家授课指导到院内多学科合作研究,从每台手术6-7个小时到3-4个小时,从眼周的8个切口到4个切口,经过无数次术式的优化改进,2018年,“神经环路阻断术”术式基本完善,短短2年多的时间使全国25个省份、400余名梅杰患者重见光明。

上一篇:九江市中医医院成为国家中医紧急救援基地联盟
下一篇:没有了

Top